何水法 官方网站

http://heshuifa.artlianhe.com

何水法

总浏览人气:49650

何水法,1946年8月生于杭州, 198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。 现为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,政协第十届浙江省委员会委员、常务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商业联合会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,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,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,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院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,浙江省文联委员,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,西泠印社社员,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,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,福州画院名誉院长,浙江省民建书画院名誉院长,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,陆抑非研究会会长
查看详情>>

何水法 艺术家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何水法专访


    尽管何水法先生很排斥大家把他叫做"大师",也有极其少数的人还对他大师的称号有过非议,为此,在去年的一个重要场合他还郑重其事地告诉记者们,"大师"是别人给他封的,不是他自己给自己的。可大家还是喜欢把他称为"大师",在这里,我们也称他为"大师",这是对艺术的一种尊敬,也是对何老师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和认可,更是对他为人品质的一种敬仰。

    何先生在中国画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。他画花,花开放,不是一支半式躲在石头后面娇弱的欲说还休,而是火辣辣风情万种的百花鲜;他画花,花解语,不是瞬间一纸墨香而后沉默是金,而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悄悄话的老朋友;他画花,花灿然,不是一抹春色的记忆之旅,而是一个姹紫嫣红满园春的铭刻在心……他在花鸟画方面的造诣是开拓性和创新性的,不仅如此,他诲人不倦,桃李满园。

    为此,我们和艺术大师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艺术对话,其实说是聆听了一堂水准极高的艺术课更为准确,同时也等于享受了一顿极为难得的艺术大餐。

    记者:很高兴再次见到何老师,何老师在花鸟画方面的造诣是极高的,那么,您个人在花鸟方面是如何继承、发展和创新的?

    何水法: 我的花鸟画分为几个阶段。我最早是画工笔的,73年以前,我是工笔画得好,73年以后,跟陆抑非先生学习,73年到83年这个阶段,是学陆老的,因同属海派,因此包括任伯年、吴昌硕等,都比较系统地学了,在学习工笔的时候,从走兽花鸟画着手,曾经临摹过多幅两宋花鸟。

    记者:也正因为这样,您的笔下功底才会那么深厚。

    何水法:我是78届的研究生,在1983年的时候,我就悟到了一个问题,再不能亦步亦趋学老师,我就抛开陆老的风格,在大写意上探索自己独特的路。

    到93年的时候,发现自己的画太传统了,整个理念上都太传统了,因为我有很深的传统底蕴,我一定要突破自己。从93年开始,我就提出搬掉大石头。传统的花鸟画都有个大石头,从苏东坡开始到八大山人,画中都有个大石头,后面是配以荷花、鸟或者其他什么花。包括齐白石、吴昌硕、潘天寿都有这个大石头,只是大石头写意,潘老用线条勾勒再添颜色,但是他们在整个花鸟画的构图形式感上没变,我考虑这样的大石头形式如果我再画下去,跟他们会是一模一样,因此我就想寻找自己的路。

    记者:这在当时属于很逆向的想法吧?

    何水法:对,这是向传统挑战。我93年开始领悟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就搬掉大石头,从生活当中开始找寻自己的感受。搬掉大石头以后,整个画面构成也要跟传统不一样,而如何能不一样呢?我到生活当中去找,到生活当中去领悟,去顿悟,。

    我经常到公园,到花木丛中去看,后来悟到了一条,就是全景式构图,传统的花鸟画都是画折枝花卉的,折枝式的,我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,是全景构图。用传统的笔墨,传统的笔墨是不能丢的,笔墨一变就不能叫中国画了,在构成上、表现形式上,我会变,在内容上我会变,所以这一样一来我的画面就跟以前不一样了。

    记者:您觉得有哪些不一样了?

    何水法:比如在构成上的转变,对一花一木的描写上,更具有时代气息,因为我从生活当中来,有传统的底蕴,有生活的感受,再加上我有一种创新意识。意识很重要,思想领先,这是一致的,首先要有思想,有思想才能变,没有思想,亦步亦趋只是模仿是不会有大的成就的。

    因为是全景式的构成,所以画面很饱满,且穿插构成又有一种现代的理念,但用笔还是固守传统的,所以一出现即引起画坛关注,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生硬到自然,逐步完善,我想艺术更是一样,使之形成了我的一种强烈的面貌。越来越受到画坛的关注和肯定。 

    记者:中国画特别讲究意境,您的创新和传统相比较,在精神和感受上有什么追求?

    何水法:我的画里就是我的感受,这个感受里面就有意境。花草是有生命的,草木是有精神和情怀在里面的,是赏心悦目的,所以在生活当中,我们要观察,写生也好,观察也好,都是带着一定的感情去看去参与的。花也有情结,我去看花,就好比看老朋友一样。,要带着感情去看,这和不带感情是不一样的。风晴雨露,晨霞暮霭,各个时期、各个时间是不一样的。当时的环境也不一样,公园的和静,山田的野趣,各个地方的意境是不一样的。每次看的感受也不一样,不一样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意境。我下笔的时候,有情结在里面,在画的时候就很生动,一花一草都是。画一种精神,画一种感受,画一种感悟,那就是会很生动。

 


扫一扫关注微官网